自從中國跨越了2019年7月補貼大退坡一年周期后,各項數據都在逐步走高——如我們早前預測的,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。
從新能源汽車的產銷,到關聯的裝機量,都在實現同比和環比的快速增長。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迎來小爆發,終端上險數據達到11.32萬輛的年內最高值。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.55GWh,同比增幅大增65.82%,顯示后市仍然可以期待大增。
在政策方面,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》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。雖然規劃全文還未發布,但大勢不改,中國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宏偉目標——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%左右,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%。而且,雖然財政政策在退出,其他政策紅利仍然可以期待,紅利期還沒有結束。
以上內容,在《觀察家》10月19日發布的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和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家》月度版都有詳細分析。這里分享兩個報告的精華內容。
首先是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精華部分。
當月,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共上險11.32萬輛,比去年同期增加1.2倍,環比增幅22%,是今年以來單月銷售最高值。
企業競爭方面,自主品牌終于發力,五菱和比亞迪超越特斯拉。作為高端車型,特斯拉本來也不應該長期霸榜。
接地氣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大賣,單品超越Model 3,而且從五菱釋放的消息看,每月銷量2萬以上都可能常態。相當一段時間內,宏光MINI EV都將是單品冠軍,推動五菱成為車企冠軍。
原本的插混之王比亞迪終于振作,回到插混榜前列。
今年大熱車型比亞迪漢受困于量產爬坡難題。從9月來看,交付量終于爬升,后市可以看好。
新造車勢力三強已明確。特別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上險數分析,更為清晰地展示了這一點。
終端私人消費方面,“兩頭大”的特征仍然明顯,向中端擴張的趨勢,要依賴電動汽車快速降本。
其次是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》精華部分。
9月,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.55GWh,年內首次迎來同環比同時雙位數增長,同比增幅大增65.82%,環比增長27.9%。
比亞迪終于奪回了第二的位置,一方面是特斯拉增勢放緩,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自己爭氣,刀片電池的量產爬坡取得了成效。
動力電池企業的群雄逐鹿當中,對于強勢乘用車企的爭奪是關鍵戰役。“老黑馬”中航鋰電借廣汽、長安翻身。主機廠背景的蜂巢前景也不會差。
磷酸鐵鋰電池實實在在地回歸了乘用車,特斯拉和比亞迪雙雄引領。后市,我們仍然預期三元是乘用車主流。
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和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家》都有我們擅長的政策分析。
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》的通過,依然振奮行業人心。未來15年的發展綱要在此,行業前景確定性大幅提升。
《規劃》全文還未發布,從央視和中國政府網的報道引用看,有兩項調整。調整方向更加的務實,利好充電運營企業。
根據征求意見稿,我們為大家總結了六大重點內容,可以看到,紅利還未過去,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增強。主管部門的關切點,不是量,而是競爭力。
以上是兩份產業觀察的精華部分,如想獲得這兩份全版報告的朋友,請掃描以下二維碼,進入《電動汽車觀察家》小鵝通店鋪,即可以600元/份和500元/份價格,分別獲得這兩份報告。
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2020年8月版(600元)
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2020年8月版(500元)
想長期購買或定制,聯系(微信和手機):
18511076078
13521745084
上一篇:無
自從中國跨越了2019年7月補貼大退坡一年周期后,各項數據都在逐步走高——如我們早前預測的,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。
從新能源汽車的產銷,到關聯的裝機量,都在實現同比和環比的快速增長。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迎來小爆發,終端上險數據達到11.32萬輛的年內最高值。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.55GWh,同比增幅大增65.82%,顯示后市仍然可以期待大增。
在政策方面,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》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。雖然規劃全文還未發布,但大勢不改,中國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宏偉目標——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%左右,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%。而且,雖然財政政策在退出,其他政策紅利仍然可以期待,紅利期還沒有結束。
以上內容,在《觀察家》10月19日發布的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和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家》月度版都有詳細分析。這里分享兩個報告的精華內容。
首先是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精華部分。
當月,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共上險11.32萬輛,比去年同期增加1.2倍,環比增幅22%,是今年以來單月銷售最高值。
企業競爭方面,自主品牌終于發力,五菱和比亞迪超越特斯拉。作為高端車型,特斯拉本來也不應該長期霸榜。
接地氣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大賣,單品超越Model 3,而且從五菱釋放的消息看,每月銷量2萬以上都可能常態。相當一段時間內,宏光MINI EV都將是單品冠軍,推動五菱成為車企冠軍。
原本的插混之王比亞迪終于振作,回到插混榜前列。
今年大熱車型比亞迪漢受困于量產爬坡難題。從9月來看,交付量終于爬升,后市可以看好。
新造車勢力三強已明確。特別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上險數分析,更為清晰地展示了這一點。
終端私人消費方面,“兩頭大”的特征仍然明顯,向中端擴張的趨勢,要依賴電動汽車快速降本。
其次是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》精華部分。
9月,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.55GWh,年內首次迎來同環比同時雙位數增長,同比增幅大增65.82%,環比增長27.9%。
比亞迪終于奪回了第二的位置,一方面是特斯拉增勢放緩,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自己爭氣,刀片電池的量產爬坡取得了成效。
動力電池企業的群雄逐鹿當中,對于強勢乘用車企的爭奪是關鍵戰役。“老黑馬”中航鋰電借廣汽、長安翻身。主機廠背景的蜂巢前景也不會差。
磷酸鐵鋰電池實實在在地回歸了乘用車,特斯拉和比亞迪雙雄引領。后市,我們仍然預期三元是乘用車主流。
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》和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家》都有我們擅長的政策分析。
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》的通過,依然振奮行業人心。未來15年的發展綱要在此,行業前景確定性大幅提升。
《規劃》全文還未發布,從央視和中國政府網的報道引用看,有兩項調整。調整方向更加的務實,利好充電運營企業。
根據征求意見稿,我們為大家總結了六大重點內容,可以看到,紅利還未過去,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增強。主管部門的關切點,不是量,而是競爭力。
以上是兩份產業觀察的精華部分,如想獲得這兩份全版報告的朋友,請掃描以下二維碼,進入《電動汽車觀察家》小鵝通店鋪,即可以600元/份和500元/份價格,分別獲得這兩份報告。
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觀察2020年8月版(600元)
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觀察2020年8月版(500元)
想長期購買或定制,聯系(微信和手機):
18511076078
13521745084
上一篇:無